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一年前的今天,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赢得了美国总统的第二个任期。
自那以来,他发动了一场全球贸易战,削减联邦政府规模,主导了大规模驱逐行动,并不断测试行政权力的边界。
以下13张图表展示了他第二任期内的关键特征:
多数美国民众对特朗普的执政表现并不满意。近期调查显示,其支持率降至42%,为第二任期以来最低水平。
尽管部分政策在国内颇具争议,但整体来看,特朗普在第二任期的支持度仍略高于第一任期。
高通胀是2024年总统选举中的焦点议题。拜登执政后期,通胀率一度飙升至9%左右。
虽然如今通胀已明显回落,但仍然顽固不下,9月再次小幅上升至3%。
与此同时,特朗普的贸易战加剧了通胀担忧。他接连发出威胁、宣布关税、又频频反复、暂停与再启动,形成一种反复无常的“拉锯式”贸易政策,以至于《金融时报》创造了一个新词——“Taco”(意为“特朗普总会退缩”)。
尽管经历反复,美国的实际关税税率仍升至近百年来最高水平。即便如此,受市场乐观预期推动,美国股市近月持续走高。标普500指数10月创下历史新高,收复了4月“解放日”(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后引发的深度回调。
自夏季以来,美国就业增长陷入停滞,6月非农就业甚至出现岗位净流失。批发贸易、制造业、能源及矿业等对关税最为敏感的行业就业下滑,拖累整体市场。
尽管失业率仍维持在低位,但企业明显放缓了招聘节奏。
“我们正处于一个‘低招低裁’的经济阶段,”美联储主席鲍威尔9月表示,“企业在政策与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倾向于先观望形势如何演变。”
由于政府停摆,美国劳工统计局已错过发布一份就业报告,令经济学家和交易员在缺乏关键数据的情况下“盲飞”。
特朗普通过行政令绕过国会推行政策,迄今已签署逾400项行政命令,数量超过近几十年来任何一位总统(包括他本人第一任期)。
这体现出特朗普及其盟友试图构建所谓“单一行政体制”(unitary executive),即总统对行政部门拥有完全掌控权,可不经国会或法院批准直接施政。
目前,美国各地法院正对这些行政令的合法性展开裁决,涉及从总统权力界限到公民权等议题。虽然约半数案件已被部分或全部驳回,但仍有逾200起诉讼等待最终裁决。
批评者认为,司法系统有责任制衡特朗普绕过国会、打压政治对手并重塑联邦机构的行为;而支持者则寄望最高法院保守派占多数(6比3,其中三位由特朗普任命)的格局最终将支持这一“强行政权”理论。
过去一年,特朗普为履行其“史上最大规模驱逐行动”承诺,大幅增加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的预算——四年内累计拨款约750亿美元。
结果是全国范围内的突袭行动急剧增加,从宾夕法尼亚州伯利恒到俄勒冈州波特兰、再到芝加哥与洛杉矶,ICE的突袭行动引发大规模抗议。
最具争议的是,被捕的无犯罪记录移民人数显著上升——ICE特工在工厂、商场停车场、甚至法院内拘捕无证移民。
据《纽约时报》与锡耶纳大学10月联合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总体上支持遣返非法移民,但同样比例的受访者认为特朗普政府“做得太过”。
特朗普正迅速兑现其竞选承诺——成为“美国首位加密货币总统”。
今年以来,他任命多位对加密市场友好的监管官员,并下令建立国家级比特币储备。
上月,特朗普特赦了币安创始人赵长鹏(Changpeng Zhao),后者此前因反洗钱监管不力被判有罪。
此外,据《金融时报》调查,特朗普及其家族正建立庞大的加密资产帝国,过去一年已获税前利润逾10亿美元。
伴随裁员潮、招聘冻结与提前退休计划,特朗普政府在第二任期内迅速缩减了联邦机构规模。
据非营利机构“公共服务伙伴关系”统计,过去12个月中,已有超过20万名联邦雇员离职,原因包括强制解雇与提前退休激励。
预算主管沃特(Russell Vought)及由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推动设立的“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是推动裁员与削减支出的两大核心力量。
他们同时主导了多项特朗普政府认为“觉醒化”(woke)的项目终止工作,其中包括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解雇国家气象局气象专家与飓风研究人员等。
沃特甚至试图借政府停摆之机进一步裁撤公务员,直至一名联邦法官出手干预。
(备注:以上13张图均来自金融时报)
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充满争议与试验——他以行政命令集中权力,以贸易战重塑全球秩序,以驱逐与加密货币扩张展示政治雄心。
然而,支持率下降、经济压力上升与制度性摩擦,也让“特朗普主义2.0”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