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打開富途,總有一股濃厚的「港味」撲面而來。不只是評論區裡紮眼的繁體字,為所欲為人均馬克•吐溫的幽默粵語,更是加重了這股氣息。
資料來源:Facebook(馬克•吐溫就是炒股失敗被逼成作家)
但富途選擇紮根香港肯定不是來學習語言藝術的,更直白的原因是港股可以雙向交易,香港市場可以買賣美股。
有多年交易經驗的老港人可能都意識到了──甭管是今天內閣下台,還是明天首相被炒,即使鬧完金融危機,又要彈劾領導,縱觀世界風雲,確實美股更好。
而且可以做空又可以做多的雙向操作,對於一個交易平台來說無疑是豐富了收入來源,所以,富途一股「港味」合情合理。但剛設立時,富途牛牛肯定是想是貫通A、H和美股,標榜全方位交易平台的,不過對生辰八字拿捏不準的牛牛,讓這個目標變得很難實現。
一、生不逢時
2019年3月,富途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
2021年10月,被《人民網》質疑違規向內地投資者提供證券交易服務。
2022年3月,被SEC列入「預定摘牌名單」。
2022年12月,被中國證監會批評非法向內地投資者提供跨國證券業務。
2023年5月,富途牛牛app在中國境內線上應用商店下架。
生不逢時的苦澀讓市值不大,屁事不少的富途自上市以來便是一路坎坷,股價也是一路起起落落。
2021年是富途起來的那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這一年政策對金融市場的提振力道不小,鼓勵提高股權融資的比重,而股權融資給到券商的利潤是十分豐厚的。
網路券商的定位讓富途21年的總營收年增115%,達到72億港元。其中佣金和手續費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97%,利息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161%。他的對手老虎證券在這一年的總營收也漲了91%,但因為手上沒有牌照要和盈透分佣金,所以利潤空間很小,淨利率只有6%,遠比不上同期富途40%的淨利率。
時至今日,富途依舊是國內最大的港美股網路交易平台。富途不可能沒想過在廣袤的A股立足,但開頭也列舉了上市時的生不逢時,不過富途的業績並不差,儘管增速放緩,但自21年上升以來無論是營收還是獲利,公司業績始終穩中有升。
所以,股價扛不住的壓力多數來自監理層面,而且隨著牛牛app在境內下架,營收的重擔也就落在了一眾香港股民肩上。
二、港股自由
香港人即使不開口也很好辨認,牛仔褲,運動鞋+鼻基底凹陷的天生搭配,即使走在兩廣街頭也很扎眼,一開口就更不用說了,暈頭轉向的港普比英文聽著都費勁。而在投資風格上,香港老闆也和內陸有所差異。
之前在私募工作時,內地老闆必不可少的三大件是滿牆的書架,待客的茶桌和常掛嘴邊的價投。香港老闆儘管人不常見,但我也能感覺到價投不是他的主線。因為種種歷史遺留問題,香港的經濟地位十分特殊。港交所在1891年就成立了,足足比內地股票交易早了99年;香港也連續24年被Fraser Institute評為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較成熟、較自由的空氣下發酵出的,則是更多樣化、較頻繁的交易活動,價投的空間也自然被壓縮。
而內陸的監管,北向的賣出,中美的外交這些也都是懸在港股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這些桎梏都是港股難以逾越的風險鴻溝。至於現在,北向持續賣出讓港股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都快抹脖子的時候,大陸機構還在等待空間進場(說白了還是嫌不夠便宜)。
所以,香港老闆不喜歡價投可能是主動的也可能是被動的。但也因為這種特性才催生出了讓人又愛又恨的「港女」(香港人對給港股的愛稱),交易品類的豐富程度是A股比不上的。
其中,選擇權就是港股市場交易火熱的衍生性商品之一。
A股的場外選擇權在2017年就設立了,但場外需要線下交易,而便於交易的場內選擇權目前也僅限於指數暫未開通個股選擇權。但香港的選擇權交易就很成熟,幾乎每個個股都可以線上選擇權交易,且長期以來就有穩定在千萬的合約張數,而自2022年第四季開始就更為活躍了。
來源:hkex
對此,富途也開立專門帳號,以達人分享經驗為主,傳授基礎知識為輔,活躍社區氛圍,促進牛友交流,那些忍不住手癢的自然就會下單交易。今年第三季度,儘管富途平台的交易量較去年同期持平,但由於衍生性商品交易的貢獻增加,混合佣金率從8.8個基點上升至9.3個基點。基點的提升也讓佣金及手續費收入年增了5.3%,達到10億港元。
讓A股最望塵莫及的一點,還當屬港股的做空機制。也是今年第三季度,富途的利息收入為15億港元,年增71%。其中貢獻主力之一就是證券借貸業務的利息收入增加。
證券借貸業務脫下馬甲就是做空,港股兩頭通吃的雙向交易以及交易產品的多樣化也就支撐起了富途多元化的收入。
除了在社區內分享交易經驗挑起話題熱度外,對於情緒波動很大的港股股民,富途也利用牛牛平易近人的形象,在社區內時時送關懷。用積分集結發財套裝後,可能也就平復了那天恆指跌了2%的事實。
時時分享,時時關心的社區氛圍是富途最吸引牛友的一點,但香港民眾總歸是勢單力薄的,內陸監管風險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港股的活躍,富途需要更大的資本舞台。
三、口味多樣
2021年總營收年增率達到115%除了是當年政策利好外,還歸功於富途並不局限“港味”,積極尋求國際化發力。
moomoo是富途的國際交易平台,主要提供美股交易。 21年的時候moomoo就入駐新加坡,截止今年三季度,富途客戶總資產年增27%至4681億港元,其中來自新加坡的總資產,已經連續五個季度實現兩位數環比增長。
今年9月,moomoo又在日本上線,日本投資人可以在moooo平台交易約7,000隻美國股票和etf,這是日本產業可交易美股的最高水準。而且moomoo的佣金率還是所有日本線上經紀公司中最低的(港女別擔心,港股買賣一世免傭)。
對於近期再一次創下30年新高指數的日本股市,儘管季度數據上還沒太大貢獻,但未來大概率將成為富途有意義的成長動力。
除了市場外擴,富途的產品也正在完善。要知道券商除了承銷股權融資外還可以承銷基金,而為因應現在的基金市場,富途也在做自己的轉變。
還是我那前任私募老闆,在前期交流中,你能明顯感覺到女客戶對他崇拜,確實他長得帥氣,但那眼神中還獨有一份對他堅持價值投資的欽佩,直到公司後面招了個做T的同事…
這種投資風格的混亂是導致目前基金市場「好做不好發」的原因之一。而想重拾市場信心,券商提供的財富管理就必須達到雙贏。大象財富是富途旗下的財富管理品牌,獨立品牌的設立意味著富途對產品需要背調和背書。當然,吸引資金進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因為其中大部分基金都是國際上數一數二的優質產品,成分也多為美股美債。
今年公司第三季的其他收入為1.4億港元,年增28%。這部分成長就是基金分配服務收入所貢獻的。其基金規模也在2022年突破了200億港元。
在平台屬性拓展上,富途也為子公司獵豹交易提交了香港證監會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申請。只是這又會是一場和監管長期博弈的鬥爭,真正可以上線交易實現合規經營,還得看政策發號施令。
來源:香港證監會
但可喜的是,在種種擴張發展實施後,平台成本總量增加了,但也得到了結構性最佳化。高利率環境下讓富途的利息支出較去年同期增加了546%。但因為在美國自營清算業務,佣金及手續費支出較去年同期減少24%;因為雲端服務費用節省讓加工及服務成本較去年同期減少6%。所以,儘管交易量持平,但淨利依舊年增了45%。
而在鮑威爾被市場逼宮,真正降息加速到來的時候,利率支出也有望減少。這意味著,在「口味多樣」的同時,富途也有機會壓低成本,提高獲利。
四、結語
未來3-5年,富途還是會在港股深耕,對港女的依戀不會減半。但這也意味著它面臨的風險不會只是它本身。
現在的港股現狀是,騰訊的出海市場滿了,美團的競爭對手長大了,300塊的阿里巴巴難以實現了。低估值的長期報酬率可能並不寒酸,但未來的成長路徑也實在看不穿。在這些風險下,作為一個交易平台又怎麼可能獨善其身。
2022年3月,富途發起了5億美元總額的回購計劃,且要在今年花完。截至今年9月總回購金額約3.65億美元,以每季平均0.6億的回購進程來看,這5億恐怕是花不完了。而回購的放緩或擱置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一種就是──管理階層覺得現在的估值不低估。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