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A股銀行板塊中,有多家銀行股創出階段新高,比如重慶銀行(601963.SH),該公司自去年9月下旬以來累計上漲超過75%,同一時期,上海銀行(601229.SH)累計上漲超過68%,青島銀行(002948.SZ)累計上漲約60%,江蘇銀行(600919.SH)累計上漲超過50%,浦發銀行(600000.SH)累計上漲超過40%。
在港股市場中,眾多銀行股亦呈現出不俗的表現。具體而言,東莞農商銀行(09889.HK)、重慶銀行(01963.HK)、江西銀行(01916.HK)、哈爾濱銀行(06138.HK)以及渣打(02888.HK)等股票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重慶銀行、青島銀行股價亦創出階段性新高。
銀行板塊一向被視為防禦性資產,號稱機構的「壓艙石」,是不少價值型投資者的心頭好,但整體股價波動不大,難有超額收益。而上述銀行股的漲幅已明顯超出預期,提前介入的基金可謂賺得「盆滿缽滿」。
有市場人士認為,當前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上升,海外關稅陰霾籠罩,貿易戰前景不明,資本市場亦較為動蕩,在此背景下,銀行板塊往往成為資金的避風港,當前銀行板塊估值仍處于歷史低位,股息率不俗,部分大行的股息率已超過5%,其長期配置價值凸顯。
另外,在降息預期下,銀行股的高股息率將更具吸引力。中泰證券測算,若10年期國債收益率降至2.2%,銀行板塊股息率與國債收益率利差將擴大至3個百分點以上,配置性價比進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的鼓勵之下,近年來,險資已多次舉牌銀行股,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險資對銀行股持股數量和市值均在各行業中位居前列。銀行成為保險資金追捧的「香饽饽」。
近一段時間,不少券商機構也集體唱多,對銀行業發表觀點。
國盛證券認為,銀行板塊受益于政策催化,順周期主線下的個股或有超額收益。同時,經濟修復需時間、降息預期仍存,紅利策略或延續。建議重點關注高股息、低估值的國有大行,以及零售信貸修復彈性較大的股份行。
中信證券研報亦指出,從中期看,在宏觀「審慎」和「走弱」兩種假設下,銀行板塊基本面穩健,淨資產收益率有望維持在10%以上,相對其他行業具備顯著優勢。
在今日安永發佈的《中國上市銀行2024年回顧及未來展望》報告中,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合夥人梁成傑表示,未來,隨著國家財政增量政策的實施,上市銀行的資本將得到進一步的夯實,包括財政部對大型銀行增資及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等,將進一步幫助上市銀行鞏固資本根基。
展望2025年,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華南市場主管張秉賢認為,中國經濟將繼續回升向好,上市銀行也將面臨更多機遇,但不確定性和挑戰猶存。上市銀行需緊跟政策導向,在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中,加速轉型,尋求業務發展新突破,積聚發展新動能;積極應對低利率時代的挑戰,深挖禀賦價值,構建更穩健、更均衡、更有韌性的收入結構、業務結構和資產結構,建立更精準的風險控制體系,打造更高效的運營系統,在穿越經濟周期、保持戰略定力和擁抱行業變革中,謀劃出一條契合自身的高質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