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也漲價了!為何多個餐飲品牌逆市漲價?

財華社
更新於
Block Tao
coverImg
來源: DepositPhotos

國内餐飲企業競爭日趨激烈,價格戰已進行得如火如荼。


然而,在食材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一些餐飲企業反其道而行,選擇了上調價格。繼麥當勞後,又一家西式快餐企業也要調價。



肯德基上調部分產品價格


12月24日,有媒體報道稱,肯德基啓動近兩年來首次調價,平均漲幅為2%,具體調整範圍在0.5元至2元不等。


肯德基方面也證實了漲價傳聞,其相關負責人表示,結合運營成本的變化,公司會定期評估並謹慎調整價格結構。


消息不胫而走後,肯德基的母公司百勝中國(09987.HK)股價於12月24日迎來上漲,午間收盤漲幅為1.77%。而在過去三個交易日,公司股價出現三連跌。


筆者對比了一家肯德基門店熱辣香骨雞(3塊)產品於12月24日前後的價格,下方左圖為12月24日前的消費價格,原價為12.5元;右圖則為當前價格,原價為13.5元。以此計算,肯德基的熱辣香骨雞(3塊)的價格此次上調了1元,幅度達8%。



不過,肯德基並非上調所有產品售價,「瘋四」特惠、OK單人餐、兒童餐等套餐維持價格不變。肯德基方面表示,這一舉措旨在繼續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高的用餐選擇,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同時也充分考慮到了顧客的消費習慣和忠誠度。


此外,筆者咨詢了肯德基客服,客服回復稱,「結合運營成本的變化,對部分產品的價格進行了調整,在各個點餐渠道均已明碼標價。」



在肯德基調價之前,其競爭對手麥當勞早在一年前就已開始調價。


去年12月底,不少消費者發現麥當勞門店開始漲價。而據麥當勞方面稱,此次部分產品平均漲幅約3%。據悉,麥當勞在不同區域門店採取差異化的定價策略,因此門店提價範圍有所不同。


事實上,麥當勞在過去幾年中漲價動作不斷,平均一年就漲價一次。


而「平價西餐」的代表品牌薩莉亞在今年7月也小幅上調了部分產品價格,該公司指:「在消費者能負擔得起的範圍内提供優質服務」。



逆市漲價「自救」?


今年以來,國内餐飲行業面臨消費趨於謹慎、競爭愈加激烈的雙重挑戰,導致企業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


對於消費者而言,西式快餐的價格高與低是吸引消費者的關鍵。紅餐品牌研究院發起的「2023年餐飲消費大調查」顯示,在選擇西式快餐餐廳時,有52.9%的消費者最關注價格。


過去兩年來,國内餐飲行業的價格戰異常激烈,一些餐飲企業甚至給到消費者的促銷價已經不計成本,以至於將消費者教育成「不促銷不打折的時候,我就不消費」的思維,從而對整個行業帶來負面影響。


但鑒於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西餐企業漲價也是在意料之中,若漲幅不大,對於門店店效不會帶來太大的負面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肯德基與麥當勞在對部分產品提價的同時,雙方分别於今年2月及今年12月下調了配送費。


對於兩家西餐巨頭一邊給產品漲價、一邊下調配送費的做法,有業内人士認為,肯德基和麥當勞走的是「高性價比」路線,成本、供應鏈、運營等一系列配稱綜合設計,打造長期的、持續的性價比品牌。即使消費降級的趨勢之下,消費者仍然會選擇一個品類中自己認為最好的產品、服務和品牌。


不僅是西餐,國内一些現制茶飲品牌也在猛烈的價格戰中「悄悄」漲價。


近日,國内現制茶飲巨頭蜜雪冰城在部分一線城市對部分產品進行漲價調整,蜜雪冰城方面給出的原因是「綜合考慮市場因素和門店經營」。消費者對此產生分歧,有人認為還能接受,因為相較於二十多元的奶茶還是便宜不少。


對於蜜雪冰城逆市漲價的原因,除了成本上漲外,另一個原因或是由於加盟商們的現實盈利需求,蜜雪冰城需要有節奏的漲價,以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在這場越來越難「卷」的價格戰中,無論是中餐品牌還是西餐品牌,都備受煎熬。肯德基、麥當勞、蜜雪冰城等各領域的餐飲品牌漲價,或對餐飲市場結束這場價格戰帶來一絲曙光。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goTop
quote
這篇文章有幫到您嗎?
相關文章
placeholder
標普500指數突破6500點,再創歷史新高!牛市繼續or回調?只要通膨不出現意外上行,美股或將繼續走高,瑞銀看漲標普500指數至6800點。
作者  Alison Ho
12 小時前
只要通膨不出現意外上行,美股或將繼續走高,瑞銀看漲標普500指數至6800點。
placeholder
近四成營收靠兩家!輝達 "神秘客戶"引擔憂,黃仁勳卻放話未來狂賺3兆?​據最新財報顯示,輝達第二季營收中,竟有高達39%來自僅僅兩個神秘客戶——其中「客戶A」佔23%,「客戶B」佔16%!相比去年同期的前兩大客戶合計僅25%,今年這一數字驚人攀升,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輝達是不是太過依賴少數巨頭?
作者  投資-槓把子
13 小時前
​據最新財報顯示,輝達第二季營收中,竟有高達39%來自僅僅兩個神秘客戶——其中「客戶A」佔23%,「客戶B」佔16%!相比去年同期的前兩大客戶合計僅25%,今年這一數字驚人攀升,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輝達是不是太過依賴少數巨頭?
placeholder
台積電內鬼案偵結求刑14年!股價受輝達拖累跌2.5%,後市仍看1,300元​台積電洩密案雖揭示內部管理風險,但司法迅速偵辦與TEL的積極回應緩解了市場憂慮。短期股價波動主要反映國際客戶表現及宏观不確定性,未動搖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競爭優勢與長期成長動能。
作者  投資-槓把子
昨日 10: 00
​台積電洩密案雖揭示內部管理風險,但司法迅速偵辦與TEL的積極回應緩解了市場憂慮。短期股價波動主要反映國際客戶表現及宏观不確定性,未動搖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競爭優勢與長期成長動能。
placeholder
輝達新增600億美元股票回購!2025年美股回購規模已破1兆,可望創歷史新高美國最大手筆的「抄底買家」——回購,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華爾街。
作者  Tony Chou
昨日 08: 12
美國最大手筆的「抄底買家」——回購,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華爾街。
placeholder
輝達績後下跌3%!資料中心收入低於預期,AI熱潮降溫?由於業績喜憂參半,其盤後股價一度跳水5%,後跌幅收窄,截至發稿跌3%,報175.91美元。
作者  Alison Ho
昨日 02: 34
由於業績喜憂參半,其盤後股價一度跳水5%,後跌幅收窄,截至發稿跌3%,報175.9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