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衛龍(09985.HK)股價低開,盤中一度下挫8.26%,情緒十分低迷;截至收盤,該公司股價跌幅為5.26%,報15.14港元/股。
消息面上,衛龍宣佈了一項重要決策——進行配售。
根據公告,衛龍將配售8000萬股新股,佔擴大後股本3.29%,配售價每股14.72港元,較昨日(2025年5月7日)收盤價15.98港元折讓7.88%。
本次配售將募資約11.78億港元,配售所得款項淨額(扣除佣金及估計開支後)約11.67億港元。
根據計劃,本次配售所得款約50%用于擴大和升級公司生產設施與供應鏈體系;約20%用于進一步拓展公司銷售和經銷網絡;約20%用于加強品牌建設,以提升公司品牌影響力及消費者認知度;剩餘10%用于一般企業用途。
資本市場對此反應謹慎,其股價應聲下跌。
提及衛龍,很多消費者腦海中總會浮現「辣條」。作為家喻戶曉的「辣條一哥」,在過去很多年里,衛龍幾乎領跑整個辣味休閑食品行業。
然而,最近幾年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消費者口味喜愛的轉變,衛龍的辣條銷量增長明顯乏力。
對于衛龍辣條表現疲弱的原因,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消費者偏好發生了改變,辣條這種高鹽、高油、高熱量的食品正越來越難以滿足消費者對健康和口味多樣性的追求。同時,為應對成本壓力,衛龍辣條近年多次提價,也磨滅了不少消費者的消費欲望。
此外,辣條賽道競爭越來越卷,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綜合零食品牌的加入,亦不斷蠶食衛龍的市場份額。
這樣危機感及焦慮感,倒逼衛龍加速拓展產品線,逐漸從單一的調味面制品領域,拓展到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品類。
業績公告顯示,2024年,衛龍整體收入錄得62.66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上升28.6%;淨利潤為10.68億元,同比上升21.3%。
分業務看,衛龍調味面制品業務年内收入僅小幅增長4.6%至26.67億元,收入佔比從上年同期的52.3%減至42.6%。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蔬菜制品迎來高速增長,是驅動衛龍業績增長的核心引擎。2024年,該業務收入同比增加59.1%至33.71億元,收入規模首次超過調味面制品,佔比從上年同期的43.5%增至53.8%。
其中,魔芋爽成為衛龍新的現象級單品,據里斯咨詢調研顯示,衛龍魔芋爽在同類產品中的市場滲透率高達78%,遠超競爭對手。
蔬菜制品騰飛的背後,離不開衛龍重金打廣告,持續加強的全渠道建設及品牌建設。2024年,衛龍的銷售費用達10.26億元,同比增長27.22%。
當企業同時按下產品線擴容、加強品牌營銷和加大渠道建設時,對資金需求是呈指數級增長的。這或許就是衛龍選擇折價配售來儲備資金彈藥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