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以「國家安全」之名行貿易訛詐之實,其「對等關稅」政策不僅導致全球貿易秩序倒退回1930年代,更引發美國内部治理體系的多重斷裂——產業利益集團與金融資本的利益衝突、行政效率與立法僵局的制度性損耗、以及國際規則話語權的加速流失,共同構成新形態的「美式悖論」。
例如,前總統奧巴馬批評特朗普為「自封的國王」;財政部部長的辭職傳聞引發了公眾關注;在超市的貨架前,民眾出現了搶購和囤積商品的現象。這場由特朗普發起的具有「七傷拳」效果的貿易戰,最終對美國經濟自身產生了反作用。
首先是民眾遊行。一場名為「住手」(Hands Off)的抗議活動近日正在席卷全美:首都和50個州、150多個團體、數百萬人參與其中,集會多達約1300場。
特朗普加徵關稅勢必將推高商品價格,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或令美國民眾付出高昂的代價。
根據耶魯大學的測算,美國新一屆政府已宣佈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今年美國整體通脹率上升2.3%,包括食品價格上漲2.8%和汽車價格上漲8.4%,相當于給美國每個普通家庭每年造成3800美元的損失。這將進一步侵蝕家庭消費力,加劇普通家庭財務惡化。
除關稅之外,部分公眾福利的取消、政府開支的削減也令很多人不滿,導致民怨沸騰,最新民調數據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已大幅下挫,創下他重返白宮後的最低紀錄。
然後是民主黨。在民眾遊行抗議的同時,民主黨參議員理查德就直言不諱地表示,關稅將使美國走向災難性的經濟衰退,經濟衰退伴隨著災難性的物價上漲。
民主黨參議員佈萊恩沙茨和蒂姆凱恩在國會上公開批評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是愚蠢的。
此外,近日,19個州的民主黨官員,更是聯合反對特朗普的公民政策,公開叫板。美國兩黨之間一直明爭暗鬥,現在大有直接撕破臉的架勢。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政府亦心生不滿,眾所周知,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各州的政策獨立性是相對比較強的。
近期,作為「經濟大省」的加州直接「拆台」,州長紐森公開呼籲其他國家繞過聯邦政策,與加州單獨合作,這無疑是公然叫板特朗普。
資料顯示,加州是矽谷和好萊塢的大本營,坐擁蘋果、谷歌等科技巨頭,且農產品出口佔全美大頭,這顯然是紐森州長的底氣所在。
紐森甚至在一則錄制的視頻聲明中直言,特朗普代表不了所有美國人,加利福尼亞州可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該州目前已準備好要繞開聯邦政府,單獨和墨西哥、加拿大等國際貿易夥伴進行對話。
隨後,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火力全開,嘲諷紐森,有閑心搞國際政治,不如先解決加州的流浪漢帳篷和零元購。
種種迹象表明,貿易戰似乎打成了「美國内戰」,特朗普無疑成為眾矢之的,其揮舞關稅大棒,大力推進貿易保護主義,顯然是逆全球潮流耳洞,或將遭到反噬。
目前美國國内的亂象叢生,也反映出美國政治生態的巨大裂痕,聯邦與州的權力博弈、兩黨的水火不容、精英與民粹的價值觀撕裂,在這場鬧劇中展露無遺。
特洛伊的歷史告訴我們,堡壘向來是從内部攻破,現在美國能不能再次偉大暫不得知,但其後院似乎隨時會起火,卻是不言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