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股新股市场明显转冷,从此前“涨幅强劲”转为“频频破发”,“打新必赚”的神话已然破灭。
11月17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的中伟新材(02579.HK)未能幸免。截至发稿,公司股价报32.14港元,较发行价34港元下跌5.47%。
公司本次共发售1.04亿股,募集资金净额约34.33亿港元。从认购情况来看,市场反应并不热烈,香港公开发售部分仅获约27.9倍认购,国际发售仅获4.08倍认购。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市的88只新股中,超额认购超百倍的企业有46家,占比超过五成,中伟新材的认购热度明显偏低。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前10个月,港股新股市场情绪高涨,首日平均回报率达38.3%。在80只新股中,仅17只上市首日破发,破发率仅为21.25%。
然而进入11月,随着前期大量新股集中上市消耗市场资金,加上部分新股定价偏高,破发阴云笼罩市场,投资者情绪转向谨慎。算上中伟新材,11月以来已有4只新股首日破发,破发率猛增至50%。其中,明星企业文远知行(00800.HK)和小马智行(02026.HK)双双首日破发,均胜电子(00699.HK)首日亦跌破发行价,这三只个股上市以来股价均大幅下挫。

这一变化也反映出港股新股市场正逐渐回归理性,走向成熟。投资者需摒弃“无脑打新”思维,更加注重基本面研究和价值投资,加强风险管理。
就中伟新材而言,公司正面临行业景气度下滑与自身基本面隐忧的双重挑战。
国内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已进入周期性下行阶段,从“高增长赛道”转变为“业绩承压行业”,估值逻辑生变。
业绩方面,尽管中伟新材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人民币213.23亿元,保持增长态势,但自2024年以来净利润持续下滑。根据公司A股公告,2025年第三季度更是呈现“增收不增利”局面,营收同比增长18.84%,净利润却下降17.33%。
对于中伟新材基本面解读及业务线分析,可查阅财华社过往报道《【IPO前哨】A股市值超412亿!赴港的中伟股份成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