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保险中介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2024年登陆港股的众淼控股(01471.HK)正以“保险+科技”的跨界路径撕开市场缺口,获得市场认可,股价实现翻倍。
截至11月13日收盘,众淼控股股价报14.1港元/股,较去年7.0港元/股上市发行价,增幅为101.4%。
这家背靠海尔集团的保险代理服务商,不仅凭借扎实的主业实现稳健增长,更通过战略收购与自研技术构建数字化壁垒,从传统中介向生态型金融科技平台升级。在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当下,众淼控股凭何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答案藏在其双向服务体系、技术赋能能力与生态扩张布局中。
双向服务壁垒:家庭与企业端的精准覆盖
众淼控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构建了“家庭+企业”双场景服务闭环,打破了传统保险中介的单一服务局限。
在家庭端,其颠覆传统营销模式,通过“小掌柜”触点网络搭建交互生态圈,搭配自研的“全掌柜”APP,实现从在线咨询、签约下单到AI理赔、保单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服务,让保险服务更贴近日常需求。这种C端布局不仅提升了用户粘性,更沉淀了海量消费数据,为精准匹配保险产品提供支撑。
在企业端,依托二十余年的财产险、责任险服务经验,众淼控股搭建起“企业保险交互服务平台”,通过70多个细分风险场景的预设与理赔数据积累,为不同行业企业定制差异化保险解决方案。
无论是制造业的财产保障还是服务业的责任风险,都能通过平台实现需求识别、产品组合与动态管理,这种场景化服务能力让其在企业保险市场站稳脚跟。双端协同的服务模式,使其保险代理业务持续领跑,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技术赋能革命:从服务工具到生态底座
与众淼控股的服务布局相呼应的,是其贯穿始终的数字化技术基因。
自成立之初,该公司就瞄准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将技术研发作为核心投入方向,形成涵盖营销、理赔、培训等全流程的IT服务体系。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技术能力的对外输出。
众淼控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已开始向保险公司、同业中介开放,从单一服务自身业务到赋能整个行业,这种角色转变使其技术价值持续放大。
生态扩张布局:从单一代理到综合金融科技平台
众淼控股的成长路径,清晰展现了从保险代理向生态型金融科技平台的升级脉络。
早期以保险代理为核心,依托海尔集团的资源优势快速起量;上市后加速战略扩张,通过收购科创融鑫切入金融资产数字化领域,形成“保险代理+金融科技”的双轮驱动格局。
这种跨界布局并非简单业务叠加,而是通过数据整合与技术互补,构建起覆盖保险服务、资产管理、风险控制的综合金融生态。
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众淼控股的生态化布局恰好契合了金融机构“一站式服务”的需求,从单纯的产品分发者转变为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这种定位升级为其打开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不过,光环之下挑战犹存。保险科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既有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反扑,也有纯科技公司的跨界渗透;收购后的业务整合与文化融合需要时间磨合,如何实现技术与服务的深度协同仍是考验;同时,金融行业的强监管属性对其合规运营提出更高要求。
从保险代理服务商到金融科技生态构建者,众淼控股的崛起是对行业发展逻辑的精准把握。其发展模式,既扎根保险服务本质,又紧跟数字化浪潮。在金融行业加速变革的浪潮中,这家兼具实业基因与科技能力的企业,正以独特路径定义保险科技赛道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