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港股的順豐同城(09699.HK)一度飙漲近26%,截至收盤,該公司仍大漲7.98%,報8.66港元/股,市值超79億港元。
數據顯示,「五一」期間順豐同城全場景業務單量同比增長87%,其中商超百貨單量激增177%,飲品單量增長106%,藥品、數碼、美妝、母嬰等品類同比高雙位數增長,「最後一公里」配送訂單同比增長102%。此外,其文旅即配場景推出專屬方案,在多個三四線城市C端單量實現數倍至數十倍增長。
靓麗的數據體現出五一期間消費復蘇的態勢,同時也體現出順豐同城作為國内領先的第三方即時配送物流企業的競爭力,這或許也為公司股價飙漲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據悉,本次五一期間,各大外賣及本地生活平台紛紛推出優惠補貼,順豐同城與多家頭部平台深度合作,助力商家生意增長的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更方便的即配體驗。
此外,在五一旅遊期間,順豐同城推出「行李取送」等一系列解決方案,打通了市場的痛點和堵點,不僅幫助遊客解決了出行途中的行李困擾,也幫助酒店提升滿意度和復住率。
業内人士指出,即時配送服務正在文旅領域展現出超越傳統物流的獨特價值。以順豐同城為代表的即配基礎設施逐漸成為旅行體驗的一部分。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順豐同城發佈去年業績報告,整體表現不俗。
財報顯示,2024年順豐同城實現營收157.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27.1%,公司的營收規模也大幅領先于競爭對手達達秒送、閃送等。
此外,2024年順豐同城實現毛利10.71億元,同比增長34.8%;實現歸母淨利潤1.32億元,同比大增161.8%,實現經調整淨利潤約為1.46億元,亦增長154.1%。
順豐同城實現營收、淨利潤雙雙高增長,業内人士指出,這背後源于即時配送賽道憑借著越來越多元化的消費場景,近年來持續爆發。此外,公司近些年來的規模效益越來越明顯,在運營效率提升和成本管控措施下,其盈利能力也大幅改善。
據三方機構沙利文統計數據,2019-2024年間,即配行業訂單規模復合增長率達到20.3%。2024年,訂單規模達到約482.8億單,同比增長17.6%。預計到2030年,將保持年均13.1%的增長態勢,全國即時配送訂單規模將達到1008.4億單。
在此背景下,順豐同城作為物流領域的「基建」企業,有望吃到行業發展紅利,「順風」起飛。
然而,儘管市場前景廣闊,自然競爭壓力亦巨大。美團系、阿里系、京東系的即時配送實力都不弱。同時,相較于順豐系,這些競爭對手它們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完善的配送網絡,都會給順豐同城競爭帶來不小壓力。
順豐同城若欲維持其競爭優勢,必須持續創新,甚至需突破服務界限並提高服務品質,探尋差異化的發展道路,以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其領先地位,並實現持續而穩健的增長。
投資者還需注意的是,雖然年初至今順豐同城股價有所回調,但其估值依舊不便宜。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9日收盤,順豐同城的市盈率(TTM)為55倍,遠高于港股航空貨運與物流板塊26.25倍的市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