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濫施關稅帶來的「衝擊波」仍在持續。
當地時間周三,美國12個州在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對特朗普政府提起訴訟,要求停止其關稅政策。原告方稱該政策不合法,並給美國經濟帶來了混亂。訴訟請求法院裁定此類關稅非法,並禁止政府機構及其官員執行。
此前,作為「經濟大省」的加州宣佈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政府,其州長紐森還公開呼籲其他國家繞過聯邦政策,與加州單獨合作,這無疑是公然叫板特朗普。
眾所周知,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各州的政策獨立性是相對比較強的。關稅衝擊導致地方政府心生不滿,對特朗普的反對聲浪進一步發酵。
與此同時,當地時間周三,美聯儲發佈最新一版的「褐皮書」,其中多次出現「關稅」相關詞匯,對貿易衝突的焦慮可謂躍然紙上。
褐皮書提到,目前美國各地區物價普遍上漲。大部分美國企業計劃將額外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有分析師預計,在關稅的衝擊之下,未來美國CPI將明顯擡升,新一輪通脹猛獸來襲,這也將進一步增加美國家庭用品開支,侵蝕家庭消費力,加劇財務惡化,加重普通美國家庭負擔。美國社會貧富差距本就顯著,高關稅政策無疑是雪上加霜。
此外,有報告顯示,部分行業在需求持續疲軟的背景下,成本上升正在導致利潤空間受到擠壓。多種迹象表明,關稅似乎正加大美國經濟的滞脹壓力,加大其經濟衰退的風險。
事實上,近期美國各界人士,包括政界、商界、金融界和普通民眾,都紛紛表達不滿和反對,在多重壓力之下,特朗普政府的態度似乎也出現軟化。
近日,有美媒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正計劃豁免汽車制造商的部分關稅。此外,還有媒體報道稱,特朗普打算豁免汽車零部件的部分關稅,其中包括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徵收的關稅。
業内人士表示,關稅政策對美國的傷害可能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大。關稅的衝擊,讓整個美國汽車供應鏈的成本都擡高,部分汽車制造商甚至難以找到合適的零部件,整個行業面臨很大的困境。
本次政府態度的松動,在外界看來,標志著特朗普在其最激進的關稅政策上有所「退縮」,也是白宮在貿易戰中做出的又一次「讓步」。
不過,上述豁免將保留特朗普對所有進口外國制造汽車(整車)徵收的25%關稅,也不影響定于5月3日開始執行的對進口汽車零部件徵收的25%關稅。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政府近期也不斷釋放信號,給中美關稅對峙「降溫」,希望同中國進行磋商。
當地時間4月23日,《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獨家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大幅削減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高額關稅,在某些情況下削減幅度超過一半。一名白宮高級官員稱,美國對華關稅可能將降至約50%至65%這一稅率區間。
美貿易政策的不斷搖擺,特朗普政府的反復無常,也進一步凸顯了其「草台班子」的本質。入主白宮僅幾個月,美國在國際社會的信譽似乎被不斷的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