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士滿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托馬斯·巴金週三表示,他們正在密切關注消費者活動,因為這是經濟中最大的部分,路透社報導。
"如果接近消費者決定縮減支出的時刻,就要擔心;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
"影響消費者支出的最大因素是他們是否有工作,其次是信心,第三是財富效應。"
"股市修正並不是導致消費者縮減支出的原因。"
"人們在航空旅行上有所縮減,但在日常支出上並沒有。"
"如果我們看到更高的通貨膨脹和更高的失業率,美聯儲將以審慎的態度應對。"
"每個人都說他們會將更高關稅的成本轉嫁,但消費者也因價格上漲而感到疲憊。"
"談到關稅時,需要談論通貨膨脹,但也要談論就業。"
"世界並不喜歡美元作為儲備貨幣,但也沒有很多替代品。"
這些評論似乎對美元兌其他貨幣的估值沒有明顯影響。在新聞發布時,美元指數當天下跌0.18%,報100.44。
「美國的貨幣政策是由美聯儲製定的。美聯儲有兩項使命:實現物價穩定和促進充分就業。它實現這些目標的主要工具是調整利率。當物價上漲過快,通脹超過美聯儲2%的目標時,美聯儲就會提高利率,從而增加整個經濟的借貸成本。這導致美元(USD)走強,因為它使美國成為對國際投資者更具吸引力的投資場所。當通貨膨脹率低於2%或失業率過高時,美聯儲可能會降低利率以鼓勵借貸,這將給美元帶來壓力。」
美聯儲每年召開八次政策會議,由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評估經濟狀況並做出貨幣政策決定。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由12名美聯儲官員參加,其中包括7名理事會成員、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以及其余11名地區儲備銀行行長中的4名,這些地區儲備銀行行長的任期為一年,輪流擔任。」
「在極端情況下,美聯儲可能會采取量化寬松政策(QE)。量化寬松是美聯儲在陷入困境的金融體系中大幅增加信貸流動的過程。這是一種非標準的政策措施,在危機或通脹極低時使用。這是美聯儲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首選武器。它涉及到美聯儲印刷更多的美元,並用這些美元從金融機構購買高評級債券。量化寬松通常會削弱美元。」
量化緊縮(QT)是量化寬松的反向過程,即美聯儲停止從金融機構購買債券,不再將其持有的到期債券的本金再投資於購買新債券。這通常對美元的價值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