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茶饮行业竞争愈加激烈2025年,港股上市的古茗(01364.HK)却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营收56.63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大增41.2%;经调整核心利润强劲增长49.0%,达到11.36亿元;经调整核心利润率提升至20.06%,较2024年上半年提升1.04个百分点。门店规模同步突破万家,成为行业第二梯队的绝对领跑者。
这家从小镇起步的品牌,凭何在“内卷”中实现盈利与规模的双重跃迁?答案藏在其深耕十余年的供应链体系与精准的市场策略中。
供应链护城河:从田间到门店的全链路掌控
古茗的核心竞争力,是构建了一套“原料-物流-门店”环环相扣的供应链闭环,这成为其成本控制与品质保障的双重基石。
在原料端,古茗以“极致标准+源头直采”把控品质底线,更通过自建种植基地强化主动权。这种对品质的执着,在2025年《古茗鲜活5A标准》发布后形成体系化输出,覆盖从入库到召回的全流程管理。
冷链物流则是其鲜度保障的“生命线”。到2025年6月30日,古茗已建成并运营22个仓库,自有362辆运输车,可按要求向大约98%的门店提供两日一配的冷链配送,这种效率优势,使其成为唯一能在低线城市规模化配送鲜奶鲜果的品牌。2025年上半年,其仓到店的配送成本少于GMV总额的1%。
区域加密策略:下沉市场的效率革命
古茗的扩张逻辑始终遵循“先修路再开店”——仓库布局优先于门店扩张,确保75%的门店位于仓库150公里范围内。这一策略在下沉市场释放出巨大能量。
区域加密直接转化为成本优势与加盟商粘性:加盟商经营利润率超20%,远超行业15%的平均水平。
财务验证:规模与盈利的正向循环
门店扩张与供应链效率的提升,最终在财务数据上形成共振。2025年上半年调整核心利润强劲增长49.0%,经调整核心利润率提升1.04个百分点,就是证明。
资本市场已开始重估其价值:作为港股受欢迎的新经济概念股,古茗的估值逻辑正从“连锁品牌”向“供应链科技企业”延伸。截至2025年11月12日,其股价较发行价累计涨幅超133%。
从小镇发家到港股上市,古茗的崛起本质是“供应链筑墙+精准卡位”的胜利。在行业同质化加剧的当下,这家以供应链为核心竞争力的茶饮巨头,正用“鲜度可控、成本可控、扩张可控”的三重能力,重新定义新茶饮的增长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