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项目在上线前就把份额分配完了:团队一部分,投资人一部分。轮到用户时,往往只剩下高价流通。
距离 X 代币上线还有 1 天。10 月 17 日 18:00(UTC+8),一个不一样的分配方式即将开始运转。
打开 xBrokers 官网,你会发现X代币没有内部团队和投资人的份额。所有流通中的 X 只会来自两个渠道:用户通过质押港股挖出,或在二级市场上买入。
从上线开始,智能合约将每天凌晨释放 72,000 枚 X 到算力池。质押港股的用户按算力占比分配这些代币。
每天算力占比可能变化。新用户加入质押,池子变大,个人占比随之调整。也可能有人解锁退出,占比反向波动。分配规则在链上执行,算力与产出可验证、可追溯。
传统挖矿代币的算力往往缺乏实物对应。用户质押平台币,获得算力,挖出新币。但这些新币的价值基础大多依赖市场共识。
X 的算力来源是用户质押的真实港股。这些股票在锁定期间由持牌机构按合规框架参与流动性管理,提升市场有效度。
算力与资产的对应关系是明确的。质押的港股价值决定算力大小,算力决定每日分配额度。这个链条上每一环都有资产锚定。
接入的港股公司按规则配置备付金,用于二级市场回购 X;随着更多公司加入,回购池同步扩容。
这个机制让 X 的价值不仅依赖市场情绪,还有资产层面的支撑。
传统交易平台上,用户买入某个项目代币,持有一段时间,价格上涨后卖出。收益来自价差。但平台的手续费收入、用户增长、生态拓展,和持币者的关联度有限。
在 xBrokers 生态里,用户质押港股获得算力,挖出的 X 可以继续质押,获得平台手续费分红和治理权。平台交易量影响分红规模,接入公司数量影响备付金池,这些变化会传导到 X 的持有价值上。
用户增长带来更多质押,质押增加扩大备付金池,备付金执行回购计划,代币价值趋于稳定,吸引更多用户加入。这个循环的每一步都和持币用户相关。
持有 X,意味着持有平台成长的分红权、生态治理的投票权,以及收益分配的参与权。这些权利写在智能合约里,执行逻辑公开透明。
港股公司接入平台,获得流动性改善的机会。用户质押股票,获得 X 的挖矿产出。券商提供合规服务,获得业务收入。三方各有收获,但利益结构互相连接。
公司股价表现影响用户的质押资产价值,也会影响挖出的 X 的潜在价值。用户质押规模越大,券商能提供的流动性服务越充分,对公司股价形成的支撑越明显。券商服务质量影响平台交易体验,进而影响用户参与意愿。
这个结构里,各方的时间周期是同步的。团队没有预留代币可供解锁。公司投入的备付金按相应期限锁定。用户质押的股票也需要经过约定周期。
各方在同一周期内承担约束、分享结果。平台走得越远,收益映射越清晰。
还有 1 天,10 月 17 日 18:00(UTC+8),算力池将开始运转。72,000 枚 X 将按既定规则分配给质押用户,备付金池将开始执行回购。
代币经济学将变成每天都在发生的真实分配。用户可以查看区块链浏览器,确认自己每天的产出。可验证,可追溯,可预期。
当许多项目还在讨论如何分配治理权时,X 已经把它写进了算力逻辑。质押决定算力,算力决定产出,产出决定投票权。每一份投入,都会对应一份话语权。
这一次,用户就是持有者。
10 月 17 日 18:00(UTC+8),让我们一起见证真正的用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