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價因中國經濟數據疲軟而下跌,導致需求擔憂。
中國生產者價格指數同比下降2.2%,凸顯該國工業部門持續的通縮壓力。
隨著中國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徵收100%的關稅,避險金屬的下行風險仍然有限,貿易緊張局勢加劇。
銀價(白銀/美元)在週一亞洲時段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下跌,交投於每盎司32.40美元附近。由於中國經濟數據疲軟,灰色金屬的價格下跌,導致需求擔憂。
中國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2%,繼前兩個月下降2.3%之後。這是自2024年8月以來最慢的收縮,但突顯了中國工業部門持續的通縮壓力,銀的需求在其中佔據重要地位。
此外,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在2月份同比下降0.7%,超出市場預期的0.5%下降,並逆轉了上個月0.5%的增長。這標誌著自2024年1月以來首次出現消費者通縮。
然而,隨著貿易緊張局勢升級,避險金屬的下行風險似乎有限。週六,中國宣布對加拿大農業商品徵收100%的關稅,以報復加拿大在10月份實施的關稅,進一步加劇了特朗普關稅政策所塑造的更廣泛貿易衝突。
上週,特朗普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徵收的25%關稅生效。然而,週四,對於符合北美貿易協定標準的商品引入了一個月的豁免,提供了一些臨時緩解。
此外,隨著對美國經濟擔憂加劇,銀的避險需求可能會增強。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瑪麗·戴利在週日晚些時候表示,企業間日益增長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對經濟需求產生壓力。戴利指出,她所在區域的商業領袖對經濟狀況和政策的擔憂日益加劇,研究表明這可能會抑制整體需求。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