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港、A兩市氫能板塊集體異動拉升,成為當日市場焦點之一。
在港股陣營,截至收盤,重塑能源(02570.HK)表現最為突出,漲幅達40.56%;國富氫能(02582.HK)漲6.7%,國鴻氫能(09663.HK)漲6.61%,億華通(02402.HK)漲3.06%,中集安瑞科(03899.HK)、京城機電股份(00187.HK)等氫能源概念股跟漲。

在A股陣營,氫能板塊迎來漲停潮。其中,龍洲股份(002682.SZ)、聯美控股(600167.SH)、中集集團(000039.SZ)均錄得漲停板,海馬汽車(000572.SZ)漲8.96%,億華通-U(688339.SH)漲6.52%,京城股份(600860.SH)漲3.45%。

在這波行情躁動的背後,是國内涉及氫能的利好不斷出現。
政策利好頻發,提振行業信心
氫能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今年以來,上至國家,下至地方,氫能源相關利好政策不斷。
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於推進煤炭與新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氫能被明確列為礦區清潔替代和綠色交通的重要方向,具體措施包括氫能礦卡的規模化應用,及加氫站建設。此外,《意見》鼓勵煤化工項目開展綠氫利用替代。
隨著上述《意見》的落地實施,礦區將成為氫能應用的重要場景之一。分析稱,從氫能礦卡到加氫站,從煤化工綠氫替代到製氫技術研發,氫能產業鏈有望在礦區找到新的增長空間,並在能源轉型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另外,不久前公佈的《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將氫能列為前瞻佈局的未來產業。
有業内人士稱,此次氫能被寫進了「十五五」規劃建議是一個明確的信號,意味著我國氫能產業正從「示範探索」邁向「規模化商業化」的新階段,給了行業極大信心。
地方層面,相關政策加速跟進。例如,山東、四川、陝西、吉林、河南、遼寧、山西、内蒙古、湖北和青海省等多省市紛紛出台「氫能車輛高速免費通行」政策,降低氫能車輛運營成本。此外,地方各項專項補貼、產業基金也加碼支持氫能發展。
在政策持續推動下,國内氫能產業快速發展。據國家能源局發佈《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2024年中國氫能生產消費規模突破3650萬噸,位居全球第一,佔全球三分之一以上;可再生能源電解水製氫產能超過每年12萬噸,佔全球一半。中國的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量約2.4萬輛,加氫站超540座,氫能在重卡、港口機械等領域的替代效應逐步顯現。
全球範圍内,氫能產業投資熱潮同樣高漲,進一步印證該賽道的長期價值。氫能理事會與麥肯錫公司近日聯合發佈的《全球氫能發展報告》顯示,當前已落實的全球氫能項目超500個,總投資達1100億美元,較上年度增加350億美元。
「港股 100 強」評選啓動,氫能概念股能否入局?
在中央、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氫能產業正從試點探索進入有序破局和規模化應用的新階段。特别是燃料電池汽車環節已經積累了大量數據,這些數據有力地支撐著氫能產業離產業化和商業化越來越近。
多家券商也在研報指出,2025年是示範城市群政策的最後一年,也是氫能中長期規劃的第一個結算時點,城市群擴容、補貼下發等政策,將加速燃料電池車量的釋放。同時,隨著綠氫成本的下降,氫能在交通、工業等領域的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建議關注燃料電池相關企業。
在此積極預期下,近期資本市場對氫能板塊的關注度升溫,資金佈局節奏明顯加快。
恰逢此時,第十二屆「港股 100 強」評選已正式啓動,將於12月8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該評選自創立以來,始終緊密貼合產業變革的脈搏,歷經十餘年發展,榜單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細分板塊持續增設完善,核心目標愈發全面且精準,致力於為投資者精準挖掘各賽道優質投資標的提供專業、權威的指引。
那些手握核心技術壁壘、具備規模化產能佈局的港股氫能標的,無疑具備更強競爭力。例如,專注於氫燃料電池繫統、氫能裝備及相關零部件的研發和銷售,並提供氫燃料電池工程開發服務的重塑能源(02570.HK),在行業中佔據著領先地位。
那麽,在本屆「港股 100 強」評選中,究竟哪家港股氫能概念股能夠憑借自身硬實力脫穎而出、榮登榜單,值得期待。